我中心教师参加“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发展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1-16 14:25
2019年1月11~14日,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海南大学承办的“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发展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在海南海口顺利召开。来自全国500多所高校的70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熊莉参加了此次会议,同时参会的还有四川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夏建钢副处长、郑小林老师、董丽萍老师和曹瑜老师。
作为联席会于2019年召开的首次大会,会议主要围绕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内涵、选题与设计、建设注意事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与申报解析,以及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介绍申报相关项目选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这五个方面展开。
厦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办公室主任施芝元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金库教授主要从实验中心上级领导机构如何激励和组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与遴选方面分享了他们所在省份和高校的经验。施教授指出想要做好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工作,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学校领导不够重视,老师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以及虚拟仿真的信息化基础问题。福建省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总结出三点经验:一是“启动早”,不仅要“醒得早”,而且要“起得早”;二是集中培训,阶段性筛选,让“部分项目只跑半程或5公里,盯住几个项目跑全程”;三是上层要做好协调工作,专业类别尽量全覆盖,不要内部竞争。刘教授以华东理工大学的建设经验为例,提出了“一求实六融合”。“一求实”即狠抓项目的实效,“六融合”则是指虚拟项目与特色学科融合、与发展布局融合、与现实需求融合、与绿色理念融合、与科技前沿融合以及与产业前沿融合。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余龙江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凤霞教授为大家深度解析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验金课”的建设内涵。余教授提出虚拟仿真实验不是实际实验的简单虚拟化,更不是回避实体实验的复杂、费时费力、费用高、台套数不足等问题,而应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为核心。所以在选题时应先认真思考项目到底应该是优先建设,还是共享应用,或是无需建设。李教授的观点则更为犀利,她指出目前的在线教育不是做能力培养的,而是做知识传授的。高校应该更关注于建设自己的教学与资源,通过重构资源赋予传统的教学积累以信息化的新形态。她还分享了他们目前所采用的一种实验资源建设新形态。同样地,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主任胡仁杰教授也分享了他们成功应用的其他新形态的实验案例——远程实验云、在线实境实验、个人实验室和仪器图书馆。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艾宁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卢艳丽教授从自身成功申报了2017年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角度,细致地介绍了相关经验。艾教授指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是项目认定,而非平台或课程,应具体化;项目应能实不虚,且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项目内容能够支撑人才培养目标;项目至少2个课时和10~30个操作步骤,步骤以任务的形式提出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撰写申报书时,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应创新多样,但注意“多等于无”,且不要过份强调虚实结合。项目特色部分很重要,一定要好好写。卢教授更特别指出项目特色要体现针对性、虚实性和示范性。
此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管理组华东片组长、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熊宏齐教授从实验室的开放和学生实验践能力培养标准两个方面展开了报告。他指出以后对于实验室开放的评判标准将会调整为各类实验项目(基础练习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探索型)的比例及其利用率(三类实验人时数比值)。目前国家正在推动制定学生实验践能力培养标准,他向我们展示了目前他们所制定的样表,为中心将来的管理与教学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深入学习和交流相关内容可有效推动我们中心落实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建设,提高实验践教学管理的质量,进一步为强化实践育人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地址:(望江校区)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610065
地址:(江安校区)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第一基础实验楼
邮编:610207
Copyright © 四川大学国家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欢迎关注公众号